解决方案
健康中国行动,医院健康环境解决办法研究
来源: | 作者:四川华盾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5-10-18 | 150 次浏览 | 分享到:
《健康中国行动——医院健康环境解决办法研究》聚焦医疗机构室内空气安全,响应国家健康环境促进行动。针对医院人员密集、病患易感的特点,分析传统空气处理技术在病毒防护与交叉感染控制方面的不足,提出以“怡康系统”为核心的第三代整体解决方案。该系统具备高效过滤PM0.1级病毒、细菌等功能,实现调温、调湿、增氧与释放高浓度负氧离子,打造洁净、富氧、疗愈型的诊疗环境。通过智能化运行与精准气流设计,有效降低院内交叉感染风险,提升患者康复效果,助力构建安全、健康、现代化的医疗空间。

使肺部对氧吸收的能力增强5%~20%,从而增强肺功能,有助于缓解某些病情。

      9、提高抵抗力和促进康复:通过提高人体修复能力及增加血氧含量等,增强体弱者的抵抗力,在各类疾病特别是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后,更好促进康复。

    空气环境,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基本保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四)怡康系统与传统技术的性能比较

 

序号

技术性能

中创华盾空气环境怡康系统

中央空调

新风系统

1

PM0.05级病毒过滤防护率

≥99.9%

2

PM0.1级病毒过滤防护率

≥99.9%

3

PM0.3细菌过滤防护率

≥99.9%

70-98%

70-98%

4

PM2.5、PM1.0大颗粒物去除率

≥99.999%

95-99.9%

95-99.9%

5

负氧离子功能

纯净风+负氧离子,呼吸疗养区2000-50000PCS高于世卫标准

200PCS极不健康

700PCS健康度不足

6

教室内空气环境舒适度

空气新鲜、纯净、富氧,调温、调湿、调氧、调负氧离子,舒适度更高节能低碳

调温,体感较舒适,空气不新鲜、不健康

空气新鲜,需与空调配合使用,能耗费用高

7

教室内空气环境与防护

健康、防护

 

    可以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净化器划为第二代室内空气环境技术,而防护与舒适型室内空气环境怡康系统则是第三代空气环境技术,其功能涵盖了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净化器、呼吸健康设备等,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净化器等与之相比,功能及技术性能上均有代的差距,凡是需安装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的建筑,均可直接采用怡康系统,无需重复安装新风、空调、净化器及室外机等设备。

 

   (五)怡康系统与传统技术的性价比较

 

序号

技术性能

安装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的老式建筑

安装中创华盾空气环境怡康系统的新质建筑

01

调温、调湿功能

(更智能化与更舒适化)

02

对空气中的PM0.1(粒径0.1微米)级病毒处理纯净度

≥99.9%

(超过原始森林空气的纯净度)

03

对空气中的PM0.3(粒径0.3微米)级全部细菌处理纯净度

70-98%

≥99.9%

(超过原始森林空气的纯净度)

04

对空气中的PM2.5(粒径2.5微米)级大颗粒物处理纯净度

95-99.9%

≥99.999%

(超过原始森林空气的纯净度)

05

对空气中的城市甲醛等有毒气体处理纯净度

无处理

处理

(达到更优质、健康的纯净度)

06

工作、学习、休息区域的氧含量

18-20.5%

≥21%

(达到森林氧吧水平)

07

室内空气环境负氧离子情况

负氧离子200-700PCS,不健康

工作、学习、休息呼吸区2000-50000PCS

(达到森林氧吧水平)

08

室内空气环境健康

高端健康

09

社会重大疫情防护能力及日常保护能力

强防护

(保护室内人员安全、健康)

10

设备成本

较高

11

安装成本

较高

12

建筑安装空间成本

很高

很低,集成化、分布式技术显著降低建筑巨额成本

13

运行能耗成本

很高

低碳化技术,运行能耗成本低

14

耗材成本

略高

15

建设及10a使用综合成本

较高

适中

 

四、医院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实施方案(2025—2030年)》的具体办法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标志着“健康中国”战略从蓝图走向实施。《纲要》“设计图”,指明方向、目标与原则;《行动》是“施工图”与“任务书”,将宏观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衡量的具体任务。明确2030前,各地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以上

    地方卫生健康在落实《实施方案》时,应结合本地实际,将国家要求转化为可操作、可衡量、具地方特色的具体办法

    总体思路: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贯彻“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原则,以解决当地环境健康问题为导向,通过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企业参与、个人行动的模式,全面提升区域健康环境水平。健康环境,分室外大环境和室内小环境,如前所述,人民90%时间在室内工作、学习、生活,因此除进一步改善室外大环境如加强城市绿外等外,更应将重点放在各类室内小环境健康的建设及推进工作上。

    在建设室内空气健康环境上,卫健委负责总协调,开展健康监测、风险评估、健康教育宣传与监督检查,牵头室内环境与公共场所健康管理。其他部门在职责范围内落实相关任务。《健康中国行动(2025—2030年)》明确指出加强环境相关疾病防控能力。完善媒介生物传染病、环境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预警和健康提示,提升医疗卫生机构气候敏感疾病、地方病等环境相关疾病诊疗能力。加强环境相关健康防护技术和健康产品研发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