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方案
“高效过滤技术(HEPA)”的检测粒径标准与病毒实际粒径问题
来源:https://www.cnzcfg.com/nd.jsp?id=8&fromMid=336 | 作者:四川华盾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发布时间: 2025-06-25 | 624 次浏览 | 分享到:



 

 

 

    空气中有害物质粒径

       雾霾粒径:1.0-2.5微米平均1.7微米

       细菌粒径:0.30-1.50微米平均0.9微米     

       支原体粒径:0.12-0.15微米平均0.13微米

       甲流粒径:0.08-0.12微米平均0.1微米

       新冠病毒粒径:0.06-0.14微米平均0.1微米

    现有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净化器等所采用的HEPA(High-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过滤器是空气净化领域的核心高效过滤技术,其过滤效率与检测粒径直接相关。不同标准对HEPA的检测粒径和过滤效率有明确规定,以下是详细解析:

    1. HEPA过滤器的核心检测粒径

    HEPA过滤器的性能测试通常基于 0.3微米(μm)粒径颗粒物

    0.3μm左右的颗粒物(如细菌、烟雾、部分病毒)在空气中遵循布朗运动(不规则运动),既不易被惯性撞击捕获,也不易被扩散吸附,因此成为 最易穿透粒径(MPPS, Most Penetrating Particle Size)。

    有认认为,如果过滤器能高效拦截MPPS,则更小或更大的颗粒物反而更容易被过滤。但这应该是对更细微颗粒物如病毒等很难过滤的无奈解释。

    美国DOE标准、欧洲EN 1822 和 中国GB/T 18801-2022 为此只能 0.3μm 作为HEPA过滤效率的基准测试粒径。

    2. 不同HEPA等级对应的过滤效率

   标准/等级

检测粒径(μm)

过滤效率(%)

典型应用

    EPA(美国)

0.3

≥99.97%

医疗、实验室

    H13 (EN 1822)

0.3

≥99.95%

医院手术室、洁净室

    H14 (EN 1822)

0.3

≥99.995%

半导体生产、生物安全

    U15 (EN 1822)

0.3

≥99.9995%

核工业、超高洁净环境

    中国H11 (GB/T)

0.3

≥95%

家用空气净化器

    中国H12 (GB/T)

0.3

≥99.5%

商用净化、医院普通区

    注:H13及以上 才可称为“真HEPA”,H10~H12通常归类为“亚高效”。

    ULPA(Ultra-Low Penetration Air) 过滤器(如U15)针对 0.1~0.2μm 颗粒,效率更高(≥99.999%),用于极端洁净需求。

    3. HEPA对不同粒径颗粒物的实际过滤效果

    虽然测试以0.3μm为标准,但HEPA对其他粒径的过滤效率更高:

    ≥0.3μm(如花粉、灰尘):

    通过 惯性撞击 和 拦截效应 捕获,效率通常 >99.9%。

    0.1~0.3μm(如细菌、烟雾):一些人认为,依赖布朗运动 和 静电吸附,效率略低但仍极高(H13对0.1μm效率约99.8%)。还认为≤0.1μm(如病毒、纳米颗粒):因 扩散效应 增强,效率反而回升(H13对0.01μm效率可达99.99%)。这种观点建立在静电丰盛前期。

    典型颗粒物粒径参考:

    PM2.5:2.5μm → 几乎100%过滤

    

    
推荐产品
    
联系我们